美經濟學教授:美國已經破產 市場卻渾然不知
王慧卿 |
2010年08月13日10:1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8月11日,彭博網站刊登了波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勞倫斯·克特裡考夫(Laurence Kotlikoff)的一篇文章,在該文中,勞倫斯稱:美國已經破產,市場卻渾然不知。實際上,早在2006年,勞倫斯就在提交給美聯儲聖路易斯分行的論文中提出了這個疑問:美國破產了嗎?
美國財政赤字問題早在本輪經濟金融危機前,就被專家們看作不可持續。美國大規模的財政赤字和經常賬戶赤字,以及日本和中國等東亞國家相應的經常賬戶盈余,被視作世界經濟最大的不平衡。然而這種不平衡的狀態卻持續了多年,這期間世界經濟持續繁榮,直至次貸危機爆發並發展為全球經濟金融危機。
在金融危機之前,對美國是否破產一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對美國破產這種提法嗤之以鼻,而另外一種則相信破產很快就會到來。
在2006年《美國破產了嗎?》一文中,勞倫斯得出結論,任何國家都可能破產,美國也不例外。外國投資有助於延緩破產到來的時間,但隻有美國國內改革才能真正保障破產不會發生。他建議採取三大措施來削減財政赤字,避免破產的厄運:提高銷售稅、建立個人化社會保障體系及一個涵蓋廣泛的醫保體系。
然而,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機可能令美國錯過了最佳調整時機。在《美國已經破產,市場卻渾然不知》一文中,勞倫斯指出:IMF實際上已經認為美國破產。
勞倫斯是這樣分析IMF隱藏在字面意思下的真正含義的:
在《2010年7月特定問題論述》的“第六部分”,IMF指出:“在一定的貼現率下,與今日聯邦財政政策相關的財政缺口相當巨大。填補財政缺口需要經年累月的財政調整,每年的調整幅度應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
14%意味著什麼?目前美國聯邦政府收入與GDP的比重為14.9%。按照IMF的表述,為了填補美國的財政缺口,如果隻在財政收入方面作出調整,就需要立即將當前的個人所得稅率、企業所得稅率、聯邦稅率以及《聯邦保險貢獻法案》項下的稅率翻番。
所有稅率都翻番,這太難了,那麼可以考慮節省支出。然而勞倫斯指出,在目前體制下節省開支也非常難以做到。“當前在‘嬰兒潮’一代出生的人口為7800萬人,這些人在徹底退休之后所享有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福利將高於人均GDP。若按今日的貨幣計算,這些權利的年均成本約為4萬億美元。正是如此,盡管在20年后經濟規模勢必會出現增長,但也不足以讓我們每年承受如此之重負。”
據勞倫斯測算,美國全部的財政缺口為202萬億美元,比官方公布的債務數字的15倍還要高。而他的測算與官方數據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在於,美國國會一直小心翼翼地將其大部分負債貼上“非官方”的標簽,讓它們遠離賬面。
然而不管貼什麼標簽,該還的總是要還的。如果美國繼續實行當前的政策,勞倫斯預測將來會出現這樣的情景:第一種可能是“嬰兒潮”一代的退休福利被大幅削減,第二種可能是年輕人因稅率的大幅攀升而喪失工作和儲蓄的動力,第三種可能則是政府拼命開動印鈔機為其巨額支出埋單。而最可能的是將上述三種方式加以綜合。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貧困人口、稅率、利率和消費者價格指數急劇飆升。
經歷過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以后,美國面臨的財政狀況前所未有的糟糕。但是,解決方法似乎沒有改變。勞倫斯指出:“目前美國唯一能做且必須去做的就是,大刀闊斧地對稅收、醫療、退休和金融機制進行徹底的改革。”這跟他4年前提出的政策建議並無二致。
美國財政赤字問題早在本輪經濟金融危機前,就被專家們看作不可持續。美國大規模的財政赤字和經常賬戶赤字,以及日本和中國等東亞國家相應的經常賬戶盈余,被視作世界經濟最大的不平衡。然而這種不平衡的狀態卻持續了多年,這期間世界經濟持續繁榮,直至次貸危機爆發並發展為全球經濟金融危機。
在金融危機之前,對美國是否破產一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對美國破產這種提法嗤之以鼻,而另外一種則相信破產很快就會到來。
在2006年《美國破產了嗎?》一文中,勞倫斯得出結論,任何國家都可能破產,美國也不例外。外國投資有助於延緩破產到來的時間,但隻有美國國內改革才能真正保障破產不會發生。他建議採取三大措施來削減財政赤字,避免破產的厄運:提高銷售稅、建立個人化社會保障體系及一個涵蓋廣泛的醫保體系。
然而,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機可能令美國錯過了最佳調整時機。在《美國已經破產,市場卻渾然不知》一文中,勞倫斯指出:IMF實際上已經認為美國破產。
勞倫斯是這樣分析IMF隱藏在字面意思下的真正含義的:
在《2010年7月特定問題論述》的“第六部分”,IMF指出:“在一定的貼現率下,與今日聯邦財政政策相關的財政缺口相當巨大。填補財政缺口需要經年累月的財政調整,每年的調整幅度應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
14%意味著什麼?目前美國聯邦政府收入與GDP的比重為14.9%。按照IMF的表述,為了填補美國的財政缺口,如果隻在財政收入方面作出調整,就需要立即將當前的個人所得稅率、企業所得稅率、聯邦稅率以及《聯邦保險貢獻法案》項下的稅率翻番。
所有稅率都翻番,這太難了,那麼可以考慮節省支出。然而勞倫斯指出,在目前體制下節省開支也非常難以做到。“當前在‘嬰兒潮’一代出生的人口為7800萬人,這些人在徹底退休之后所享有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福利將高於人均GDP。若按今日的貨幣計算,這些權利的年均成本約為4萬億美元。正是如此,盡管在20年后經濟規模勢必會出現增長,但也不足以讓我們每年承受如此之重負。”
據勞倫斯測算,美國全部的財政缺口為202萬億美元,比官方公布的債務數字的15倍還要高。而他的測算與官方數據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在於,美國國會一直小心翼翼地將其大部分負債貼上“非官方”的標簽,讓它們遠離賬面。
然而不管貼什麼標簽,該還的總是要還的。如果美國繼續實行當前的政策,勞倫斯預測將來會出現這樣的情景:第一種可能是“嬰兒潮”一代的退休福利被大幅削減,第二種可能是年輕人因稅率的大幅攀升而喪失工作和儲蓄的動力,第三種可能則是政府拼命開動印鈔機為其巨額支出埋單。而最可能的是將上述三種方式加以綜合。這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貧困人口、稅率、利率和消費者價格指數急劇飆升。
經歷過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以后,美國面臨的財政狀況前所未有的糟糕。但是,解決方法似乎沒有改變。勞倫斯指出:“目前美國唯一能做且必須去做的就是,大刀闊斧地對稅收、醫療、退休和金融機制進行徹底的改革。”這跟他4年前提出的政策建議並無二致。
(責任編輯:隋立明(實習)) |
熱圖推薦 |
|||
|
| ||
|
| ||
|
|
精彩新聞 |
·中集集團終止收購F&G ·甲骨文起訴谷歌 指控Android專利侵權 ·黑莓在印度或遇“黑” ·經濟前景惡化 全球股市大跌 ·俄面包漲價牽動多國神經 烏克蘭擬限制出口 ·俄導航系統年內覆蓋全球 擬對美GPS產品加征稅 ·通用汽車將重返華爾街 ·美國“神匪老爹”3年搶25家銀行終落網(圖) ·美國十大高調離職CEO天價遣散費最高12億美元(圖) ·商務部:反壟斷審查內外一視同仁 |
播客·視頻 |
|||
|
|
[一語驚壇]公務員購房限價:咋總把利益往特殊群體送? [論壇]對美,中國有三張牌·和美國站一起,和流氓站一起 [訪談]楊翠芝、黃生留談鄭?靖·社會學家談保護孩子 [辯論]郭德綱徒弟打記者該打? ·美航母入黃海敢不敢打? [博客]首富一句話放倒31高官 城管隊長夜約女下屬干啥 [博客]裸官享美女落馬內幕 "特困"院長家有300萬豪宅? |
無線·手機媒體 |
|||
|
|